新安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隋唐信息战第六章第三节 [复制链接]

1#

第三节罗士信打响洛阳战役

就在唐军进行柏壁战役的时候,自立为郑王的王世充趁机扩充地盘,占据了河南大部分州县。

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也在河北境内大肆扩张,而大唐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,一直忙着和宋金刚作战,自顾不暇,只能听任他们做大。

因此,在刘武周被剿灭后,就形成了王、李、窦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武德三年七月一日,为了完成统一大业,在唐军休整了两个月之后,李渊命令秦王李世民率马、步军总管级大将7员、其他高级战将25员、士兵10万人东征王世充。

同时,派遣使臣与窦建德和谈,使其保持中立。

王世充得到战报,立刻在各州县招募精兵强将,全部在东都集结,严阵以待,摆开了与唐军决一死战的架势。

七月二十一日,李世民率大军抵达中原战场,进驻新安县(今河南新安县)。

一场更加惨烈,且旷日持久的大战:洛阳战役即将爆发。

洛阳战役的第一枪,是大唐著名将领罗士信打响的。

其实,大唐与王世充的交战一直没有间断。就在柏壁战役期间,罗士信一直带兵在河南前线布防,全力抵抗王世充的进犯,并开始向洛阳方向步步逼近。

到李世民大军东征之前,罗士信的部队已经打到了距洛阳城西不远的慈涧附近。

武德三年七月底,抵达新安县的李世民,立刻下达了洛阳战役的第一个作战命令:任命罗士信为东征大军先锋,率部包围慈涧。

王世充得到慈涧告急的消息后,亲率大军3万前来救援,从此,大唐统一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,中国古代战争历上十大战役之一:“洛阳—虎牢战役”,正式拉开序幕。

整个洛阳—虎牢战役,是由洛阳战役和虎牢战役两个相互交错的战役阶段构成的。

首先开始的是洛阳战役。

在得知王世充亲自率大军驰援慈涧的消息后,李世民也亲自点兵5万奔赴慈涧。

李世民的意图很清楚,他打算与王世充在洛阳外围决战,毕竟攻城是非常耗时、还会大量损失部队的方法。

王世充也不是傻子,他得到李世民率大军出击的消息后,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企图,当即决定放弃慈涧,退守洛阳,利用洛阳坚固的城防与唐军抗衡,把唐军拖入攻城战。

李世民亲率大军出动,却根本没能碰到王世充。

李世民知道洛阳易守难攻,他选择先扫清洛阳外围,切断洛阳与周边的联络,孤立洛阳守军。

李世民派史万宝自宜阳(河南宜阳县)进军,占领洛阳城南的龙门;刘德威穿过太行山,南下进围河内(河南沁阳);王君廓自洛口出兵,切断洛阳的粮食补给线;黄君汉自河阴(河南孟津县)出兵,攻击回洛仓城。

李世民亲率大军屯驻于北邙山下,从北面进逼洛阳。

唐军大兵压境,王世充属下的州县见情势不好,纷纷降唐。

洧州长史张公谨首先向李世民投降。张公谨日后是秦王府的得力干将,追随李世民参与了玄武门之变,并在政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成为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之一。

邓州的豪强也发动暴乱,逮捕了刺史,投降唐军。

显州总管田瓒率下辖二十五个州全部投降唐朝。

尉州刺史率下辖的杞州、夏州、陈州等七个州归降。

李世民纳降后,各州县长官的官职都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,还给予褒奖,黄河以南的其他州县见状,也纷纷举城而降。

正当外围作战顺风顺水的时候,李世民的军队内部却发生了叛逃行为。

尽管李世民本人非常喜欢猛将,喜欢尉迟敬德和寻相,但他们跟唐军的关系并不好。

唐军中,大部分都是曾经效力于其他势力的降将,为什么程咬金、秦叔宝、罗士信降唐,就没有出现这类问题?

第一是唐军中瓦岗将领非常多,像李世勣、王君廓、牛进达等等,大家以前就是战友,现在老朋友再次见面,从此并肩作战,这是令人兴奋的团聚。

其次,程咬金秦叔宝他们投奔时,并没有跟唐军真正交过手,双方相互倾慕已久,却没有一点仇恨。

但刘武周和宋金刚,一直都与唐军处于敌对状态,他们攻占了太原,还占据了大唐在河东的半壁江山,柏壁大战也打的非常艰苦,死伤惨重,所以宋金刚的旧部,与唐军关系一直有些紧张。

此次发动洛阳战役,李世民的部队只休整了两个月,就上战场了,将领们彼此熟悉和磨合都很不够。

李世民由于信任,把宋金刚的旧部全部交给降将,并没有拆散管理,这也给后来的集体叛逃制造了方便条件。

洛阳战役开始阶段,大军统一行动,他们很难找到叛逃的机会。李世民命令清除洛阳外围以后,主力部队开始分兵,将领们或被派去断粮道,或被派去收复较小的城池,调动频繁,给了宋金刚的旧部较大的活动空间。

所以,宋金刚的旧部纷纷发动叛乱,陆续逃离唐军。

李世民因为喜欢尉迟敬德,一直把他带在身边。到九月,外围战进行了才一个月的时间,几乎全部的宋金刚旧部都跑光了,只剩一个尉迟敬德还留在军营。

愤怒的唐军将领们将尉迟敬德抓住,关押起来,准备杀掉他。

李世民听到消息后,当即下令释放尉迟敬德,还把他带到自己的营帐中,拿出一些金银对他说,我们志趣相投,所以才走到一起,如果今天你也想走的话,请带上这些钱,作为对我们相识一场的纪念。

尉迟敬德深受感动,表示要继续追随李世民。

不过,其他将领对李世民的举动非常担心。老将屈突通、殷开山对李世民说,尉迟这个人武功高强,被大家关了这么久,心里一定很生气,肯定要报复的,你把他放在身边太危险,最好还是杀掉。

可是李世民不肯听从大家的意见。

足够的信任,往往能收获足够的忠诚。只是李世民收获的这份忠诚,来的特别快。

尉迟敬德被释放后没几天,9月21日,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和五百名骑兵巡视战场。

当时两军对峙,大战在即,战场遍布双方的侦查哨,李世民的行踪立刻就被王世充的侦察兵发现,迅速报告给了王世充。

当李世民走到邙山脚下的景陵时,王世充和单雄信带领一万多名骑兵突然杀到,迅速将他们包围起来。

情况非常危急,尉迟敬德发现敌军后,第一时间派人向大营求救,一面拼死保护李世民。

单雄信一马当先,率先突破尉迟敬德的防卫圈,杀到李世民身边,正要用槊刺杀李世民时,尉迟敬德骑马冲过来,从侧面刺中了单雄信。

单雄信负伤落马,郑军士兵纷纷后退,不敢上前。

老将屈突通接到求救信息,亲自率大军救援,反而将王世充带领的郑军包围,郑军顿时四散溃逃。

王世充和单雄信带着少数部众突围后逃回洛阳,唐军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陈智略和名骑兵,斩杀余人。

从此,李世民与尉迟敬德的关系变得非常亲密,众将也不再怀疑尉迟的忠心了。

不过,尉迟敬德始终都不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人。这主要是他自己个性的原因。

我们举个例子。当时跟李世民一起参加洛阳会战的,还有齐王李元吉。

李元吉生于公元年,到武德三年(公元年)围困洛阳时,他才十七岁。

李元吉的武功很厉害,在李家三兄弟里,应该算第一名了。

围城作战,空闲时间比较多,武将们经常在一起比试,或者向敌人炫耀武艺。第一节课我们说过的,秦叔宝把长枪扎进土里的故事,就发生在这个时候。

李元吉也很喜欢跟大家比武。

李世民帐下猛将如云,比李元吉厉害的人多的是。大家身经百战,名满天下,都不想跟十几岁的小王子动真格的,都让着他,但尉迟敬德不懂避让。

尉迟敬德躲避长矛的功夫非常了得,他能单枪匹马在长矛丛中往返,毫发无伤。他还善于夺取长矛,刺杀敌军。

李元吉听说了,不相信,向尉迟敬德发出挑战,双方都除去矛刃,以矛杆较胜负。

李元吉使尽浑身解数,可手中的矛总是擦身而过,连尉迟恭的一根汗毛也碰不着。

李世民故意刺激尉迟敬德,就问:“夺矛和避矛,哪一种更难?”尉迟敬德说:“夺矛难。”

等李元吉再进攻的时候,尉迟敬德就不光是躲避了,他毫不客气地夺下了李元吉的长矛,还一连夺了三次,李元吉彻底没了脾气,乖乖认输。

认输归认输,李元吉特别不喜欢尉迟敬德。

不仅是李元吉,其他皇族成员也不大喜欢尉迟敬德。高祖李渊喜欢秦王府里的绝大部分将军,就是不喜欢尉迟敬德,后来还差点把他给杀了。

这些事我们在最后一节——玄武门兵变中会交代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